代表工作

“旧戏新唱”演绎文明风尚 国家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2023-06-16 15:00:00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孟戏、喜欢孟戏、传承孟戏,让孟戏走上更大更远的舞台。”质朴真挚的话语,道出了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和不灭的信念。他,就是广昌县甘竹镇第二十届人大代表,广昌县2022年度“五星代表”之“文化振兴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传承人李安平。他曾荣获“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新时代赣鄱先锋”等荣誉称号。

专注孟戏,练就过硬“真本领”

        李安平的家乡传承演出孟戏已有600多年,广昌孟戏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的“活化石”。李安平的父亲是当地孟戏剧团老生及净角业余演员,在父亲的熏陶下,李安平从小就是个“孟戏迷”,耳濡目染的孟戏唱腔成了最动听的音乐,在他心间种下了热爱孟戏的“种子”,让他的一生与孟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年,16岁的李安平开始学戏,师从甘竹大路背业余剧团导演、江西省民间艺术家谢传福。刚学习时,一年只能唱好一两句词,一些动作、表情往往需要重复上百遍,而孟戏最难的是唱腔,每一句音律都不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唱第一声孟戏到1998年正式登台演出,李安平用了13年。之后,他更加勤学苦练,从配角到主角,李安平脱颖而出,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成为剧团的男一号、台柱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如春潮涌动,剧团里的8个年轻人先后外出打工,使剧团的排练一度搁置。李安平也曾犹豫是否放弃孟戏,但师傅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如果你走了,广昌孟戏就再也没有希望了!你难道要让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吗?”最终,对孟戏的热爱与不舍,让李安平决定选择坚守,努力延续孟戏的“星星火光”。凭着对孟戏的满腔执着和坚定初心,李安平39年专注孟戏,将濒临失传的广昌孟戏传承发扬。

        2006年5月,广昌孟戏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9月,李安平被评选为广昌孟戏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广昌孟戏亮相中国首届非遗春晚,惊艳全国观众。李安平的热爱、执着、坚守,深深融进了广昌孟戏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他用时间与行动,向世人诠释着坚守的价值、传承的意义。

履职为民,彰显代表“正能量”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履行好代表的职责,要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积极反映群众心声,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竭尽所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辜负人民的期待,无愧于代表的身份。”李安平说道。

        自2021年当选为广昌县甘竹镇人大代表以来,李安平积极参加镇人大组织的培训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努力学习代表履职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争做优秀的人大代表。在代表履职路上,他用心依法履行应尽职责,每一次履职、每一个活动他都认真对待、热情参与,模范带头、争当表率。积极参与县、镇人大组织开展的视察调研和各种活动,先后参加了县人大组织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视察活动,镇人大组织的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和代表进站接待选民活动。防疫期间,他组建广昌孟戏抗疫志愿服务小队,发动剧团所有演员和部分孟戏爱好者投身到抗疫一线。他积极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义务提供演出道具,倾囊相授一生所学,弘扬“忠孝礼义”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被评选为广昌县2022年度助推乡村振兴“五星代表”之“文化振兴星”。

        他坚守为民“初心”,当好选民的“代言人”“贴心人”。他深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和使命。他坚信,只有真心才能换真情,只有融入群众,才能知群众所想、为群众发声。他高度关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的《关于加大孟戏人才的培养力度,有效构筑起孟戏后备人才“蓄水池”的建议》《关于加大送戏下乡力度,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县、镇两级专题研究,部署推动落实,取得良好实效。

       他还积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群众的“办事员”、矛盾的“调解员”。在获评“中国好人”“江西好人”荣誉称号后,李安平顺势推出人大代表“好人故事会”,面向基层人大代表、党员群众、学校师生、机关干部讲述他的典型事迹,激励身边人争当时代好人,展现人大代表别样风采。他积极参与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人大代表宣讲团,传播党的“好声音”。在甘竹村风情小镇项目征地拆迁遇到困难时,面对较难沟通地群众,他主动请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完成,甘竹集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化不赡养老人的村民。李安平用他的满腔热忱投入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形成强大的人大代表“正能量”。

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谱华章”

        作为当地唯一一名传统文化届代表,不仅要唱好戏、履好职,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传承非遗文化、赓续悠悠文脉贡献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孟戏发展至今,经久不衰的“秘诀”在于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李安平将孟戏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把舞台搬上广场,走进群众。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李安平结合当地浓厚的红色文化,以孟戏方式编排了《一件军大衣》《弓背嫂》《却金馆》等红色文化剧目,在雯峰书院景区、荷源公园进行展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与移风易俗相融合。根据群众喜好及移风易俗需要,相继编排演绎了《都是一家人》等普法宣传节目和《天价彩礼》这样的移风易俗小品,给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号召抵制陋习恶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走进学校,融入孩子,让孟戏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李安平在广昌二小、甘竹镇中心小学开设了孟戏文化课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已有60余人。李安平用耐心和细心教小演员们唱孟戏,对有意向从事孟戏表演的学生优先推荐至省职业艺术学院戏剧专业深造,为孟戏储备人才,传承和保护“广昌孟戏”这块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一路走来,步履艰辛,一路前行,风雨无阻。夜深人静之时,或许万家灯火已熄灭,他仍在编排剧目、研究剧本、熟记唱词。是非遗传承人,就要担负使命,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人大代表,就要履职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上一篇:脚踏黄土地 心系家乡人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